端午,久别的记忆

楼主

weixin123 [离线]

13

发帖数:147 积分2981
1楼

   在这个西方节日越来越盛行的年代,端午这样传统的中国节日,离我们已经很久远
了,以至于人们突然重拾起它的时候,我还产生了一丝的错乱的感觉。生活在随着时光
一丝丝的改变着,而生命却在时光中一缕缕的耗散着。对于端午的记忆,还停留在小学
时代。那时候的我,天天在家与学校间两点一线的往返,背着母亲缝制的一个浅蓝色的
书包,哼着“太阳当空照...”、“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欢声笑语、无忧无
虑正是我的写照。记得那时每年的端午,一家人总是在一起包粽子。而我总是把煮好的
粽子放在白糖里蘸一番才吃,对糖不是一般的偏好。这几年来,端午已经渐渐在我的视
野中消失了,粽子也已经是很遥遥的事情了。虽然突兀,但还是希望端午这样的传统节
日能继续下去,这不只是一分记忆的寄托。 
  也许屈原的吟唱已经离我们太过遥远,“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感叹,
对我们也太过陌生,我们唯一保留的只不过是一种对先人的追念,一种精神的寄托。时
光的脚步从来不会有任何的停留,所有的一切在它面前都终将化为虚无,但精神的传承
却能与时光同在。无论端午的内涵怎样变换,它总是在无声无息中让人们想起汨罗江畔
的那个楚国大夫,想起他的忧国情怀,也许这就是他所谓的“身既死兮魂以灵,子魂魄
兮为鬼雄”。
  漫漫时光,消散了那个兵戈四起、战乱无常的时代,也带走了楚大夫的吟泽,却带
来了每当端午的精神寄托,带来了粽子、龙舟的流传。也许是历史的话题太过沉重,压
的我们喘不来气,所以我们自然而然的选择了龙舟的热烈与粽子的亲情。生长在洛水之
滨的我,虽接触到了水,但却与龙舟无缘,只好在每年的端午寄情于粽子。那绿油油的
粽叶裹上黏黏的糯米,再在其中种上一颗红枣,用线扎好,在锅里一煮,香甜的粽子就
好了。父亲、母亲、姐姐和我,一家人聚在一起,吃着粽子,谈笑着。。。。。。 那
时的我,是那样的轻松、闲适、畅快,吃好吃的就是最大愿望,没有一丝的压力。那时
的家人又是那么的快乐惬意。
  小的时候盼望着长大,长大了才意识到,长大意味着责任,才明白父母的艰辛。时
光悄悄的流逝着,父母的额头已在不知不觉中出现了皱纹,两鬓也华发早生。如儿时的
端午欢笑早已不在,只能在这样的时节遥遥祝福,来寄托我对父母的思念。
  
     你可怜的心唯天可见,
     让我无知的心如何面对;
     你无畏的心和风雨后的脸,
     总让我泪无语,夜无眠。
     你纯朴的心唯线可牵,
     穿过游子的衣,天涯的路;
     你善良的心和所有的宽容,
     全都在你温馨怀中。
     总习惯在你熟悉的歌声中安眠,
     总习惯在你窗外的月色中安眠,
     盼只盼年少的我快快长高,
     有一天能看到你欣慰的笑脸。
     喔,妈妈做个好梦吧,
     今夜风大,可我再不会害怕;
     喔,妈妈,请试着放开我的手,
     让我去学着自己长大。

     总习惯在你熟悉的歌声中安眠,
     总习惯在你窗外的月色中安眠,
     盼只盼年少的我快快长高,
     有一天能看到你欣慰的笑脸。
     喔,妈妈做个好梦吧,
     今夜风大,可我再不会害怕;
     喔,妈妈,请试着放开我的手,
     让我去学着自己长大,
     喔,妈妈做个好梦吧,
     今夜风大,可我再不会害怕;
     喔,妈妈,请试着放开我的手,
     让我去学着自己长大,
     你永远是我唯一的家。

  就像这首歌中所说的,父母为我们殚精竭虑,而我们却只能用长大来偿还。父母所
盼望的只是我们的健康成长,我们更应该时常关心父母,在这样的节日里,献上我们的
一份亲情。
2004/9/2 13:38:12
返回本版
1

请您先 登录 再进行发帖

快速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