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下的圣徒——写给生命中的渴望与感动
浏览量:245 回帖数:0
1楼
道德门以北,莲花山庄26层台阶之上,眼望西边,残阳如血。
夕阳下,突然觉得自己的血液象火一样,燃烧,滚烫。然后,伸出手,我在手
背上近距离打量温暖的光芒。
不知道是什么触发了我最原始的能量。
也不知道自然之神映照下的脸颊,是不是如我想象的一样古铜。
印象中,这种感觉似曾相识。儿时,骑在牛背上,也是在夕阳下,远眺天的那
方,看到从云层穿流而下的金色把远方渲染得辉煌。那时的我,习惯于站在只有弹丸之
地的牛背上,伸出右手,看通透的圣光照射在手背上,很神祥。每在这时候,都会有一
种神圣而壮美的感觉从心脏最里面的血管里喷发般涌遍全身,抑制不住的强烈让人忍不
住想用哭泣来守卫这份难得的感动。
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直喜欢夕阳,喜欢那分光色,喜欢那只手背染成古铜色的
右手。我想,也许是儿时那中最初的感动一直保留在心中,没有退却。就象一颗坚硬的
内核,固化在那里,给我的身体与精神增添了一些本性。
似乎好久不曾想起儿时那种让我觉得惬意的时光。当被都市浮华浸泡了这么多
年后,我们的感受越来越浮浅。表面上,我们得到的越来越多,但实际上,我们本质的
渴望越来越少。不知道,有没有一天,人们都只是活着,没有目的,没有感动,就只是
拼命的争夺,拼命的拥挤,为的只是捍卫自己所谓的利益,或者只为了自身的存在——
这个生物的本能。
有关渴望,使我忆起了很多。清晰的记得,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我在
抽屉里发现了母亲的一块手表。银白色的金属表带,透明的石英表面,经典而又优雅,
我欣喜的把它戴在我瘦小的左臂上,学着大人的样子,潇洒的挥舞着胳膊。然后陶醉于
那一瞬间表现出来的成熟。父亲见了,笑了笑,说等你上了初中,我送你一块手表。听
到这话,我欣喜若狂,然后觉得长大真好。那一霎那,恨不得一夜之间就已长大,然后
戴上真正属于自己的手表。那该是一个多么成熟而有气度的小伙啊。后来,当我真的收
到父亲送给我的手表,戴上,然而那样一种兴奋的感觉持续了不足一个星期,我就开始
怀念幼小时候的自由与无虑。
再后来,到现在为止,我共收到父亲送给我的3块手表。但是,戴上只是为了时
间。珍惜,也只是因为父亲。我发现自己丝毫没有当初所想的那般豪迈。对于那种过往
的感觉,我很是怀念。手表,我总是随身戴着。有了手机后,有很多次别人都不理解的
问我:为什么你有手机还要戴手表呢。我总是习惯的笑笑:习惯使然。其实,那是为了
表达一种忠诚——对最初的那种期望与感动。因为现在,值得我渴望的东西越来越少,
能让我感动的东西也越来越少。
曾经,和一位朋友讨论这些的时候,我举过一个很真实的例子。小时候,一起
的伙伴多少都嘴馋。李涛,徐伟,还有我是死党。当时的我们经常讨论与吃有关的话
题,最后发现我们最喜欢吃的水果居然都是香蕉,还一个比一个能吹的说自己能吃多少
多少。那时的暑假作业上有一篇文章讨论的话题大抵与我现在表达的相同:那个人说小
时候如何的喜欢吃香蕉,而长大后发现现在的小孩是如此的讨厌吃香蕉,有点感慨啊啥
的。我当时不禁嘀咕:这世界上有小孩不喜欢吃香蕉的么,电视上的猩猩都那么喜欢
吃! 当时的不理解也许可以用一句话总结为:兽犹如此,人何以堪!
后来想来,之所以那么喜欢,是因为那个年代运输技术以及保鲜技术不够好,
在南方,香蕉很贵,而且那时候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所以一般买水果也鲜有买香蕉的
时候。毕竟大人的想法和小孩很不一样。
鲁老先生说物以稀为贵,对应过来大概应该是口以少而馋。这话忒有道道了。
我们三人第一次吃香蕉还是邻家女孩带到学校的——她家本不在咱们村,而她外婆是我
家邻居,做水果生意的父母把她寄居于外婆家,所以时常有水果方面的供给。犹记得当
时,一只香蕉,我们叁一人一口,接下来就只剩下那皮。还好那女孩是我们的好朋友,
才忍住没让眼泪掉下来。想起来也觉得羞愧,当时的我们也太没风度,用后来的话来调
侃就是吃起来一副牲口样。
由此可见那种渴望不是随便忽悠。
时光流至今日,再回首,发现自己居然还有那么喜欢吃一样东西的时候。虽然
现在还有很多好东西没有尝试过,再可口的美味,也不曾让自己觉得有这种深沉的热
爱。如今的我,去水果摊是很少有买香蕉的时候,想要用另外一种东西去取代当初香蕉
在我们心目中的位置,恐怕很难。更没有底气象当年那样振振有辞的和同伴吼:你有什
么了不起的,我可以一天吃一千斤香蕉,还可以不吐皮!
不知道能不能说当我们渴望越来越多的被满足,当我们的物质越来越丰富的时
候,我们的□□也越来越进步,我们的幸福感也越来越大。在这个时候,至少可以得出
幸福感不于物质丰富度成正比的结论。人的成长也是这样,年轻的我们总渴望成熟,成
熟后又发现自己不再年轻,然后开始借回忆纪念自己逝去的青春。
有一个朋友,跟我讲有很多在北京的同学拼了命的想留在北京,仿佛觉得最后
不成为北京人,这辈子就不会幸福,低人一等,所以大家拼命的去争留京指标。有人通
过金钱购买,有人甚至不择手段。我以为,这也是一种渴望,只不过渴望的有一点疯
狂,也似乎有一些偏离了根本的信仰。
人们有时候狂热的追求一些眼前得不到得物质或者地位,比如没有车和房,拼
了命的去争,总是卯足了劲的认为有了房有了车,幸福唾手可得。所以,疯狂与疲惫便
有了有力的理由与安慰;没有得到爱情,便觉得有个老婆是个天大的幸福,至少夜里不
会孤枕难眠,全然没有察觉得很多进入围城后的人,觉得生活平淡无奇,大抵觉得只有
新婚一月胜却人生十年。说起来有些讽刺,但愿不全是讽刺。
人到底是需要渴望的,这样才使生活有希望与期求,就像满怀欣喜的拆开礼物
盒,急切的想去瞅瞅里面的惊喜。然而,对于渴望的定位,应该是一件很需要智慧的
事。因为君不见世间多少豪杰,为名来,为利往,不见笑容挂于眉梢,而多少疲惫横于
脸上。
那些生命中的渴望与感动,应该使上帝赐予的礼物,而不应该成为生活的负
担。如果说我们为了渴望多了疲惫,大概是因为我们看到了表面的渴望,却没有看到它
所代表的真正的需求。如同一句非常经典的话说:我们需要的是水,遗憾的是往往把注
意力放在了盛水的杯子上。
岁月是一把威力巨大的绝世神剑,在它面前,没人能成为胜者。它会剥夺一些
属于我们的东西,同时也会给予一些我们没有的东西。所以,生命不应该只是一个结
果,而应是一个过程。它的完美与时刻及状态无关,而和这种一步步的打点当下生活的
进程与共。寻找并理解最根本的渴望与感受,应该会使我们活在更高的境界上。
PS: 人,明白一个道理不难,真正的实践这样的道理却很不易。所以,我默默的想
铭记于心中,以期真正的反应到行动上。一番随意的感想,希望自己能逐步的做到。也
祝福所有的人能够活得轻松,惬意。不管明天,生命之河流向何方,真诚的向上天祈
祷,让我们享受生活。
道德门以北,莲花山庄26层台阶之上,眼望西边,残阳如血。
夕阳下,突然觉得自己的血液象火一样,燃烧,滚烫。然后,伸出手,我在手
背上近距离打量温暖的光芒。
不知道是什么触发了我最原始的能量。
也不知道自然之神映照下的脸颊,是不是如我想象的一样古铜。
印象中,这种感觉似曾相识。儿时,骑在牛背上,也是在夕阳下,远眺天的那
方,看到从云层穿流而下的金色把远方渲染得辉煌。那时的我,习惯于站在只有弹丸之
地的牛背上,伸出右手,看通透的圣光照射在手背上,很神祥。每在这时候,都会有一
种神圣而壮美的感觉从心脏最里面的血管里喷发般涌遍全身,抑制不住的强烈让人忍不
住想用哭泣来守卫这份难得的感动。
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直喜欢夕阳,喜欢那分光色,喜欢那只手背染成古铜色的
右手。我想,也许是儿时那中最初的感动一直保留在心中,没有退却。就象一颗坚硬的
内核,固化在那里,给我的身体与精神增添了一些本性。
似乎好久不曾想起儿时那种让我觉得惬意的时光。当被都市浮华浸泡了这么多
年后,我们的感受越来越浮浅。表面上,我们得到的越来越多,但实际上,我们本质的
渴望越来越少。不知道,有没有一天,人们都只是活着,没有目的,没有感动,就只是
拼命的争夺,拼命的拥挤,为的只是捍卫自己所谓的利益,或者只为了自身的存在——
这个生物的本能。
有关渴望,使我忆起了很多。清晰的记得,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我在
抽屉里发现了母亲的一块手表。银白色的金属表带,透明的石英表面,经典而又优雅,
我欣喜的把它戴在我瘦小的左臂上,学着大人的样子,潇洒的挥舞着胳膊。然后陶醉于
那一瞬间表现出来的成熟。父亲见了,笑了笑,说等你上了初中,我送你一块手表。听
到这话,我欣喜若狂,然后觉得长大真好。那一霎那,恨不得一夜之间就已长大,然后
戴上真正属于自己的手表。那该是一个多么成熟而有气度的小伙啊。后来,当我真的收
到父亲送给我的手表,戴上,然而那样一种兴奋的感觉持续了不足一个星期,我就开始
怀念幼小时候的自由与无虑。
再后来,到现在为止,我共收到父亲送给我的3块手表。但是,戴上只是为了时
间。珍惜,也只是因为父亲。我发现自己丝毫没有当初所想的那般豪迈。对于那种过往
的感觉,我很是怀念。手表,我总是随身戴着。有了手机后,有很多次别人都不理解的
问我:为什么你有手机还要戴手表呢。我总是习惯的笑笑:习惯使然。其实,那是为了
表达一种忠诚——对最初的那种期望与感动。因为现在,值得我渴望的东西越来越少,
能让我感动的东西也越来越少。
曾经,和一位朋友讨论这些的时候,我举过一个很真实的例子。小时候,一起
的伙伴多少都嘴馋。李涛,徐伟,还有我是死党。当时的我们经常讨论与吃有关的话
题,最后发现我们最喜欢吃的水果居然都是香蕉,还一个比一个能吹的说自己能吃多少
多少。那时的暑假作业上有一篇文章讨论的话题大抵与我现在表达的相同:那个人说小
时候如何的喜欢吃香蕉,而长大后发现现在的小孩是如此的讨厌吃香蕉,有点感慨啊啥
的。我当时不禁嘀咕:这世界上有小孩不喜欢吃香蕉的么,电视上的猩猩都那么喜欢
吃! 当时的不理解也许可以用一句话总结为:兽犹如此,人何以堪!
后来想来,之所以那么喜欢,是因为那个年代运输技术以及保鲜技术不够好,
在南方,香蕉很贵,而且那时候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所以一般买水果也鲜有买香蕉的
时候。毕竟大人的想法和小孩很不一样。
鲁老先生说物以稀为贵,对应过来大概应该是口以少而馋。这话忒有道道了。
我们三人第一次吃香蕉还是邻家女孩带到学校的——她家本不在咱们村,而她外婆是我
家邻居,做水果生意的父母把她寄居于外婆家,所以时常有水果方面的供给。犹记得当
时,一只香蕉,我们叁一人一口,接下来就只剩下那皮。还好那女孩是我们的好朋友,
才忍住没让眼泪掉下来。想起来也觉得羞愧,当时的我们也太没风度,用后来的话来调
侃就是吃起来一副牲口样。
由此可见那种渴望不是随便忽悠。
时光流至今日,再回首,发现自己居然还有那么喜欢吃一样东西的时候。虽然
现在还有很多好东西没有尝试过,再可口的美味,也不曾让自己觉得有这种深沉的热
爱。如今的我,去水果摊是很少有买香蕉的时候,想要用另外一种东西去取代当初香蕉
在我们心目中的位置,恐怕很难。更没有底气象当年那样振振有辞的和同伴吼:你有什
么了不起的,我可以一天吃一千斤香蕉,还可以不吐皮!
不知道能不能说当我们渴望越来越多的被满足,当我们的物质越来越丰富的时
候,我们的□□也越来越进步,我们的幸福感也越来越大。在这个时候,至少可以得出
幸福感不于物质丰富度成正比的结论。人的成长也是这样,年轻的我们总渴望成熟,成
熟后又发现自己不再年轻,然后开始借回忆纪念自己逝去的青春。
有一个朋友,跟我讲有很多在北京的同学拼了命的想留在北京,仿佛觉得最后
不成为北京人,这辈子就不会幸福,低人一等,所以大家拼命的去争留京指标。有人通
过金钱购买,有人甚至不择手段。我以为,这也是一种渴望,只不过渴望的有一点疯
狂,也似乎有一些偏离了根本的信仰。
人们有时候狂热的追求一些眼前得不到得物质或者地位,比如没有车和房,拼
了命的去争,总是卯足了劲的认为有了房有了车,幸福唾手可得。所以,疯狂与疲惫便
有了有力的理由与安慰;没有得到爱情,便觉得有个老婆是个天大的幸福,至少夜里不
会孤枕难眠,全然没有察觉得很多进入围城后的人,觉得生活平淡无奇,大抵觉得只有
新婚一月胜却人生十年。说起来有些讽刺,但愿不全是讽刺。
人到底是需要渴望的,这样才使生活有希望与期求,就像满怀欣喜的拆开礼物
盒,急切的想去瞅瞅里面的惊喜。然而,对于渴望的定位,应该是一件很需要智慧的
事。因为君不见世间多少豪杰,为名来,为利往,不见笑容挂于眉梢,而多少疲惫横于
脸上。
那些生命中的渴望与感动,应该使上帝赐予的礼物,而不应该成为生活的负
担。如果说我们为了渴望多了疲惫,大概是因为我们看到了表面的渴望,却没有看到它
所代表的真正的需求。如同一句非常经典的话说:我们需要的是水,遗憾的是往往把注
意力放在了盛水的杯子上。
岁月是一把威力巨大的绝世神剑,在它面前,没人能成为胜者。它会剥夺一些
属于我们的东西,同时也会给予一些我们没有的东西。所以,生命不应该只是一个结
果,而应是一个过程。它的完美与时刻及状态无关,而和这种一步步的打点当下生活的
进程与共。寻找并理解最根本的渴望与感受,应该会使我们活在更高的境界上。
PS: 人,明白一个道理不难,真正的实践这样的道理却很不易。所以,我默默的想
铭记于心中,以期真正的反应到行动上。一番随意的感想,希望自己能逐步的做到。也
祝福所有的人能够活得轻松,惬意。不管明天,生命之河流向何方,真诚的向上天祈
祷,让我们享受生活。
2004/12/15 22:5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