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殓师》,以及马勒交响曲中的天堂

楼主

sundayrl [离线]

13

发帖数:291 积分3291
1楼


午后迷糊中,重又打开了昨晚看的《送行者》。关掉声音,配上马勒第四交响曲的第三乐
章,喝上几口醒神的苦茶,再看一遍影片的最后一段:大悟为自己分开多年的父亲送行。

第四交响曲一直是马勒,这个一生笼罩在死亡阴影之中的伟大作曲家,唯一的一点欢跃
的声音,描述了一个儿童世界般美好的天堂,让尘世间忙碌,困顿,辛苦,忍受的人们
可以有个最后的幸福所在。这中间我最爱的是第四乐章,站在天堂,用曼妙的歌声对尘
世召唤。然而第三乐章亦同样美丽,它缠绵凄婉,仿佛是一个看开了尘世一切的人,在
慢慢的像身边的一切告别,既有离别的不舍,也有极乐终将到来的释怀。

所以我说要拿这第三乐章配上这部电影最令我感动的篇章。大悟的父亲在大悟很小的时
候与人私奔,抛弃了家庭,给大悟留下了很深的阴影。大悟心中的恨,一直不能释怀;
直到职场失意的大悟参与到这份入殓师的新工作后,他才在诸多的生死离别中,慢慢找
回到生命的意义,和对所有生命的敬意。短短的挣扎之后,大悟决定去送行他这个死后
才有身边人通知家里的父亲。一切与他想的不一样,父亲没有繁华的生活,凄惨一生;
父亲也没有忘记对于儿子的爱,临死时手里还握着大悟小时送给他的灵石。

大悟在父亲的身后找回了这份久违的父爱。他的心重又被填满,也许是他人生的第一
次。他慢慢的给父亲的大体修妆整容,他要给父亲送上最后的尊严,也是要给父亲弥补
他所久违的来自儿子的爱。所有的恩怨此刻都可以消除了,因为一个生命的终止;然而
爱还在继续蔓延,大悟也有了自己的孩子。

马勒的第四交响曲在这里恰如其分,也许不如电影里久石让的大提琴声让人感受直接的
温暖,但却从另外的意义,如何参透生命背后的意义,活在一个,或者努力创造一个更
好的世界。

“辛苦了”。大悟在每次工作的最后都会对逝者如是说。
这其实也是对世间每个生命的一种致意。

我们都应当保守一种对于生命充满敬意的信仰,和姿态。


2004/7/1 10:03:06
返回本版
1

请您先 登录 再进行发帖

快速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