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如斯.世界依旧平凡

楼主

蔚海残云 [离线]

13

发帖数:92 积分2796
1楼

  生活似乎走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圆。但生活又不会以圆的形式结束。生活会一直
走向前去!
           ---------路遥《平凡的世界》
  有这么一种说法:在中国当代文学有两个圣徒,一个是海子,他说,我终生的目标
是成就诗与真理合一的大诗;另一个是路遥,他说,我必须在40岁以前完成一桩大事---
-写一本大书。
  邂逅路遥,是在刚上高中的时候。记得很清楚的是班里一个留着一撮小胡子的同学
从图书馆借了一本厚厚的崭新的书,青铜色的封皮,外面还有一绺红色的硬纸壳,上书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青铜色的封皮上写着《平凡的世界》,下面是不大的字写着
的作者:路遥。对于这个人,当时一点概念都没有,所以一开始也并未热衷这本书。后
来小胡子看完后,我的一个女生同桌借来看,几乎所有的课间都被她用来看这本书了,
还经常和我讲里面的精彩之处。后来终于被她□□,开始一起看,不只是课间,就连课
堂上也放在桌肚的边缘用余光看书,甚至连班主任的物理课上都看。这样的结果是直接
导致班主任的愤怒,我俩一人吃了一个粉笔头儿,不过那个有些婆婆妈妈的班主任留足
了面子,只是用粉笔头扔下来以示警戒而已。再以后除了班主任的课,□□老师的课堂
上照看不误。
  记得很清楚当时教我们□□的是一个刚分配到学校的年轻帅哥,名字叫做路逍。于
是遐想的时候就经常的把这路逍路遥两个名字联系在一起,逍遥,好像兄弟俩。经常是
一上□□课看到路逍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甚至自己会不自觉的笑起来。和同桌一起看
书,经常会有矛盾的地方,她看书很快,属于一目十行的那种,我看书比较慢,尤其是
遇到有些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总会细细的品味儿,或者目光停滞在一处,反复的思考,
虽然有时候思维的火花可能转瞬即逝。所以同桌就经常无奈的等我看完才翻页。一直到
现在她都仍然记得我看书是多么的慢。
  就这么偷偷摸摸中,把厚厚的一本书给看完了。看的唏嘘,为故事唏嘘,毕竟年少
,理解不了很多有着时代内涵和人生意义的东西,所以只能是看故事,看人物,看书里
的精彩片段。就在这样的理解层次上,孙少平成了当时年少的我心目中的一个榜样,只
因为他的执著坚忍与勤奋努力;而美丽大方的田晓霞经常被用来作为一种标准去品评班
里的女生,在那个青涩的年龄里。有时候也会去幻想也有这么一个美丽大方如田晓霞般
的女孩子喜欢上我这么拙笨之人。于是,当田晓霞为了救洪灾中的儿童而被洪水吞没的
时候,我感觉到了自己眼睛的湿润和内心的颤抖,并在心中暗暗责骂路遥为什么让这么
一个美丽的女子死去。可是我那时却并不知道,这本让我有着如许多感情起伏的书的作
者已经离开这个平凡的世界八年了。
  我俩看完后,这本书在□□同学手中辗转,一直到期末考试结束放假的时候,小胡
子找了大半个教室才找到这本书,可是已经是残破的伤痕累累了。还到图书馆的时候,
被管理员责难了好大一阵子,甚至想让他重新买一本新的赔偿。就是这么一本书,在那
个近九十人的教室中流转了一大半,同样年轻的心灵里,有了不一样的印象和思想。很
遗憾当时没有写日记或者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否则,现在翻翻看看,青涩岁月里那些感
慨和想法,读来一定会莞尔的。再后来,慢慢的就开始淡化意识,紧张的高中学习,路
遥和他的平凡的世界,开始被我忘却了,还没有多少了解,就开始被遗忘了,只是每每
有机会说起《平凡的世界》,总是能够想起一些人物,一些情节;每每说起路遥,却只
有《平凡的世界》和后来看的《人生》。而对于路遥其人,以及《平凡的世界》的创作
过程,却一无所知。这种无知一下就无知了七、八年。
  2007年11月17日,路遥去世15周年,各大门户网站掀起了纪念路遥的热潮。鼠标轻
点,网页轮换间,偶然看到了陕西电视台和陕西作家协会在93年拍摄的一部纪录片《路
遥》。58'43''的长度,记录了路遥的“根”、“人”、“艺”。陕北,黄土高原,路遥
的根,也是孙少平的根,《平凡的世界》的根。这么一个黄土高原里走出来的汉子,用
陕北人的质朴与勤劳,诠释着自己的人生和这个平凡的世界中人生的意义。成就了一个
作家,也成就了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更成就了一代人心中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而这种
观念,是我们现在的年轻人所无法深刻体会的,只能默默的品读路遥,品味儿艺术,品
尝艺术带给我们心灵的思考与震撼。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后记里边说:“所有人的生命历程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都是
一个小小的段落,因此,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命中注定的遗憾。遗憾,深深的遗憾。唯
一能自慰的是,我们曾真诚而充满□□地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过,竭尽全力地劳动过,并
不计代价地将自己的血汗献给了不死的人类之树。”生活,需要真诚而充满□□,劳动
,需要竭尽全力,奉献,需要不计代价。能够做到以这样的态度去生活,去劳动,去奉
献的人,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上,他的人生终将是不平凡的。看到记录片里记录了1992年1
1月17日路遥去世的时候,在遗体告别仪式上,那么多人发自内心的痛哭流涕,想起了参
加阮图南先生遗体告别仪式时候的情景。他们都真诚而充满□□地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过
,竭尽全力地劳动过,不计代价地奉献过,他们,都是这个平凡的世界上不平凡的人,
他们的人生也是不平凡的人生。
  逝者如斯,距离邂逅路遥和他的《平凡的世界》转瞬已经八年了,青涩年龄里的同
窗如今都在各自的世界里生活着,诠释着各自不同的人生。路遥离开这个世界也已经十
五年了,就如他的书名一样,是个谶语,平凡的世界,这世界依旧平凡。而在这个依旧
平凡的世界中寻找人生意义的人们,让我们一起聆听来自黄土高原最深处的教诲:
  永远把艰辛的劳动看作是生命的必要;即使没有收获的指望,也心平气静地继续耕
种。
2004/9/26 16:11:56
返回本版
1

请您先 登录 再进行发帖

快速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