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爱蔓延的地方

楼主

Rnighk [离线]

13

发帖数:218 积分2765
1楼

  
  题记:离开北京已经很久了,印象里,仿佛是上世纪宿命的记忆……

刚刚结束在花山谜窟的旅行,那些游荡的从容和慢条斯里还迟迟不肯从骨头里消失。总是
妄想着有澹然的清雅来养眼,于是背上行囊,开始我的北京之旅。
经过20个小时的旅途奔波,火车到达了北京。入夜的北京已有了阵阵凉意,我还穿着从黄
山带来的白T恤,保留着对炎热喧嚣的记忆。乘的士穿越城市,满眼的竖红横绿,歌雅舞红
,霓影丽霞象一杯暖暖的咖啡,让我的五脏六腑都温暖了起来。
Jacky是我认识的最地道的北京人,祖祖辈辈都是。
在电话里,他常说:“来北京吧,这是一个你绝对喜欢的城市。”
晚上11:40他从水碓子坐30分钟的的士来看我。午夜,我们漫无目的的在北京城游荡,长
风吹过街,扬起树叶,充满凄凉美。
Jacky说你很勇敢,凌晨2点和一个男子走在大街上。
我说我一直这样勇敢,象疯子。
Jacky说我给你唱首歌吧,齐豫的。
我是鱼  你是飞鸟
要不是你一次失速流离
要不是我一次张望关注
哪来这一场不被看好的眷与恋
你勇敢   我宿命 
你是一只小小四处栖息的鸟 
我是一条早已没了体温的鱼 
蓝的天蓝的海  难为了你和我
……
飞鸟如何去爱  怎么去爱上水里的鱼 
他不停地抽烟,眼睛看着街边。我凝视他的侧脸,烟雾腾起时,我看见他哭了。
突然,他一把把我抱住。他的拥抱让我几乎窒息。
他说你是我国庆最好的礼物。
我说对不起。
我觉得眼泪沉沉的压在心里,开不出一朵花儿来。
他站在街心大喊:“我走了,我真的走了,你真的没有什么话对我说吗?”
隔着车水马龙。
我说没有。很残忍。
风,不知道是从哪里吹来的风,那样凉飕飕地呼啸。
我转过身行走在北京的风里,在风里,我的思绪如扯断线的风筝,远远地飘着。我想狂呼
,想跳跃,想大笑,想大哭……想做一切平日不敢尝试的事,想就这样一个人,一直,永
远,流浪……忽然的,我就哭了。
回到地下室,我合衣沉沉地睡去。

**第一天

地下室潮湿冰冷,早上醒来,我就感冒了。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涩涩酸酸的味道。孤独无处
可逃。
sun在电话里说你还好吗?在北京。
我说不好,我在地下室。眼泪在眼眶里迟迟不肯下来。
Sun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要相信。
我说sun,其实我一直喜欢的人是你。只是你不知道。
孤独让人勇敢。
下午,阳光明媚。于是我不再伤感,心情也随着天气而变得温和。
一个城市,尤其是象北京这样一个有着浓郁的人文历史,古老现代的都市,仅仅坐在公交
上去穿越,未免太仓促。
我借了一辆自行车,摁着车铃象鱼一样在茫茫人海,在城市的暗河里出没,在曲曲折折的
胡同里穿行,象一滴水,掉进河里,不被发现地混迹在北京人中。
北京是疏朗开阔的,路很宽,建筑也不高,可以看见大片大片的蓝色的天空。北京什么都
是宽宽大大的,包括人的性格。这种宽大给人足够的空间驰骋,这种宽大给人充分的自由
呼吸。
骑车到了隆福寺小吃街,在一家小吃店里就是焦圈和辣咸菜喝豆汁。第一次喝豆汁,犹如
泔水般难以下咽,捏着鼻子喝了两次,感觉才好一点。《燕都小食品杂咏》中说:“糟粕
居然可作粥,老浆风味论稀稠,无分男女齐分坐,适口酸盐各一碗。”并说:“得味在酸
成之外,食者自知,可谓精妙绝伦。”所以老北京人都很喜欢吃豆汁。
去雍和宫的路上,有很多保存完好的四合院,透着雅淡,闲适和温情,朴素宁馨如一幅幅
水墨画儿。青砖门楼儿,青瓦小屋儿,青砖墁地,撩起人心里涟涟爱意。
其实,我觉得北京真正的韵味倒不在故宫这样的皇家之地,而是隐藏在深深的胡同里,小
小的四合院内。
百年不灭的王气和“天子脚下”散淡闲情的韵味在现代化节奏中共同奏出远古和现代的磅
礴交响乐。

**第二天

小时候想起北京,总觉得有个巨大的存在屹立在中国的北方。那种心情,可以归结为神往

北京两个字仿佛用浓墨凝固在心上,是颜体隶书的历史,是遥远故乡般的梦。怎么也晕不
开。
天安门,我爱北京天安门。很小就会唱这首歌。现在终于到了,突然有了一种征服者的感
觉。我热爱天安门,那不仅是权利和荣耀的顶峰,不仅是记忆和荣辱的见证。更主要的是
,它能引起你的一些感觉。这种感觉,沉睡在心里。直到有一天,你真的走近它时,你会
确切地知道,这种感觉被它唤醒了。
走过天安门,笔直向前,巨大庄严的午门正对着我。凹字形的午门给人一种强烈的压抑感
。在三面城墙的马鞍形中间,所有的人都显得渺小,只有皇权才能真正盘踞于午门内。

买了一张20元的学生票,我穿过阴暗的宫门。阳光普照,太和门横亘于眼前。
面对这曾经天下的中心,一时间感慨万千。这里发生的故事,注定不会默默无闻,古井无
波。然而人事错迕,江山依旧,过去的岁月只留下这些巍峨坚挺的宫殿作为一方见证。

过了石桥,向太和门走去,这就是紫禁城了。
走在太和殿和太和门空旷的石板地上,回音在巨大的空地上盘旋。
高高的暗红色的宫殿,巍峨屹立的太和殿,无处不显示出一种压抑的宏大来。这种宏大是
人为的扩大,不是流畅张扬的大气,更不是白水黑山,辽阔草原的广大。不过我还是被这
种气势震慑住了。
有点累了,便在太和殿石阶上稍作休息。今天天蓝得很,没有一丝浮云。
转身,发现竟有一对情侣站在金銮殿前拥吻。我不禁笑了。原来亲吻可以这样壮观,美丽

感人的,可以打动心灵的场面,总是离北京很近。
我也是在这个时候真正爱上北京的。
走过后面的中和殿和保和殿,就从外朝走入了内宫。过了中轴线上的乾清宫和坤宁宫,就
到了御花园。所谓的三宫六院就在两边。
这是一个并不冷清的中午,人来人往,然而有些地方,却依然掩饰不住绝代的寂寞。故宫
里发生的,更多的是皇帝自己的悲欢故事,更多的是血肉模糊的现实。看一看这已经空了
的宫城,不禁想起“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之句。
这时恰好广播里一阕苍凉的元曲响起,一把胡琴和一柄琵琶相互折磨,咿呀呀地诉说前朝
往事的离合韵律,诉说历代兴旺的众生悲喜。 
出了故宫,天安门往左就是东长安街。
长安街是我见过的最美的街。街两旁的古树粗壮茂盛,写着好多年的历史。隐蔽在树中的
红墙肃然庄严而寂寞。长长的一排宫灯,无言地向前靠近。两个白发老人,一对相濡以沫
的夫妻,安详的目光,微拘身子,挽着手,在树荫里缓缓漫步。在北京,这样的风景总是
同城市的古建筑相和相成。
10分钟后就看见了近百年历史的王府井大街,这是北京最著名的商业街。路西有百货大楼
,路东有著名的新东安市场。
如果说淮海路有上海的格调,喧闹,时髦,精致。那么王府井是在传统中引领时代的潮流
。美美,百盛,连卡佛,伊势丹纷纷在此“落户”,这里是全城女孩寻找时髦,炫耀美丽
的地方。
新东安市场底层还有名震寰宇的美味佳肴,星巴克的咖啡,老字号肉食店,北京风味传统
糕点……简直让我这样谗嘴的人贪婪上一万年。
我想北京的魅力就在于,一个现代化喧闹的都市,竟然还有一些凝聚时间的沉稳,作为一
种沉积的底气,在绿走红飞的浮躁里暗暗流动……

**第三天

在北京,感觉是在家,有赖床的习惯。
中午苏健打来电话说要请我吃最正宗的烤鸭。苏健是我在北京的第二个朋友。
我极不情愿地从爱床上爬起,跟他去了团结湖的大董烤鸭店。大董烤鸭店是北京市特级饭
店,仅次于全聚德。环境幽雅,以自制的大董烤鸭出名。
吃北京菜,北京烤鸭是必选的项目。地位犹如小鸡炖蘑菇,猪肉粉条之于东北菜,老火靓
汤之于广东菜,西湖醋鱼之于杭州菜。因此,到北京不吃烤鸭,就象不去天安门一样遗憾

听服务员介绍,大董烤鸭鸭胚是选用市场上质量最好的,主要原料是北京填鸭。据说,一
只鸭子从宰杀到可以享用要经过宰杀,烫毛,开生,挂钩,吹气,烫胚,打皮水,灌水,
晾皮,入炉,转体,等28道复杂细致的工序。哪一道工序稍有闪失就前功尽弃。
北京烤鸭从烤制方法来说主要是分挂炉和焖炉两种。“焖”是鸭子不明火,以便宜坊为代
表。挂炉当属全聚德最出名。大董烤鸭店的师傅们吸收了全聚德烤鸭的传统工艺,大胆创
新。刚烤出来的鸭子,肥而不腻,皮酥肉嫩,入口即化,一点纤维都没有。
口舌间的欲望在我们点好鸭子待烤直至出炉的40分钟充分点燃,直到色泽枣红,外焦内嫩
,香气四溢的鸭子端上桌子。
吃烤鸭是件很隆重的事,当身着雪白制服的大师傅在你面前表演片鸭精湛技艺时,你就得
摆出象样的姿态。片鸭是有讲究的:一要趁热片鸭皮吃,酥脆香美,然后再片鸭肉吃。二
要片片有皮带肉,薄而不碎。
吃烤鸭也是有讲头的。从笼屉里拾起一张荷叶饼,选一根瓜条或蘸满甜面酱均匀地涂满饼
的每个角落。最后夹一枚蝶翼般的鸭皮,伴瓜条,葱段以裹春卷的方式包好,一口咬下去
,酥,脆,嫩,香,满口噙香!
三里屯离团结湖不远,所以我们吃完饭就直奔三里屯。
白天,三里屯一片死寂。
但是入夜,三里屯就象一杯浓浓的cappuccino,带着某种□□。街上到处晃动着“串吧”的
男男女女,氤氲出一种很是小资的气氛。
晚上9点以后是感受三里屯的最佳时机。一家接邻着一家,每家酒吧装潢各异。从昏暗的到
明亮的,从温馨的到后现代冷色调,从古典的到美式的,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酒吧名也是五花八门。比如时尚怪诞的Windows98,swing,daisy,52号;渲染情绪的简单日
子,休息日还有别出心裁的粉酷,兰桂坊。
其实三里屯真正吸引人的不是华丽的装潢,不是怪异的吧名,也不是精致的食品,而是此
地营造的欢乐气氛和杯觥交错的热闹。三两下子,体温急速上升到摄氏40度,你的心情也
不觉high起来。不管是酒精的魔力,还是北京人天性的乐观与友善,来到三里屯就象回到
家,那种恣意和放纵让人沉沦。
在这样的地方,遇见大大小小的名人是很正常的事,甭管见到高晓松还是王朔,不要追上
去大呼:“哇!!!你怎么在这儿?”有失身份!
在兰桂坊,我要kgb,没有。要杰克柠檬,也没有。只好要一杯杰克丹妮,一瓶七喜与柠檬
,自己兑。那种喝在嘴里涩涩的扎着口腔的感觉很有意思。
无论是“轻吧”里的低语轻声,还是“闹吧”里的狂歌劲酒,这里彻夜流动的是北京青春
的血液。
当所有的姿势都在120BPM的节奏里飞上了天,当所有的红男绿女以0。03公分的距离擦肩而
过,走进三里屯,你的浮沉,由你自己决定!

**第四天.

麦兜说:“去北京,一定要去清华。这样你才能说你到过北京。”
我说好啊,我一定去清华给你拐个男麦兜回来。
说完我们就哈哈大笑。
挂上电话,拿上地图,我就上了去清华的公交。
一直,我就很喜欢听公交车上售票员婉转的北京话,连那一声声“丫的丫的”的京骂听起
来都觉得亲切。
北京话有三个特点:一是快,二是发音很含糊,三是儿话音很多。
北京话的“快”全不似南方人嘴皮子上下翻飞的急急叨叨,也不象□□北方人那样斩钉截
铁的干干脆脆,而是快在一个“懒”字。声发于闲散慵懒间,地道的北京话总象在深秋的
午后暖荫中,在轻摇的躺椅中,在有一搭没一搭的闲散中悠悠道来。
不知不觉,清华就到了。
从著名的清华大学牌子下低眉顺眼地走进去,在这里人不自觉地有一种比较意识。如血的
夕阳中,一个长发黑衣女子叼着烟在万泉河边写生。这样的情景,在黄山学院是少见的。
我想,也只有这样的大学才有这样的学生。在这里,青年人个性飞扬。在这里,有着自由
飞翔的空间与气氛。
姑且收起那一点点自卑心,这样的比较毕竟无聊。说到底,每个人都能选择自己的道路。
环境可以改变人,但不能创造人。
出了清华,走不多远就是圆明园。
140年前连烧三天三夜金雕玉砌堆香翠绿的万园之圆是个帮助怀念的地方。未见之前,我不
知道它的恢弘。当我走进它,在镜头中窥视它的光影变化时,我隐隐地读出它深藏的伤痛

站在大水法遗址,西洋楼遗址前,空气中弥漫着历史的味道。或者说是时间的感觉。这样
的园林,千年一瞬,浓缩着时间的性格。
这些历史留下的白骨,以它的残缺和破损触痛了每个人的神经,提醒着一个民族永远难以
平复的屈辱和创伤。
也许,往日的苦难和耻辱在时间的河床上沉淀下来,沉静下来,沉默下来。可是一旦有些
什么,伤口会作痛,这如同对情人刻骨的思念,永远不会提起,但一生难以忘却。
颐和园离圆明园很近,坐20分钟公交就到了。
流金溢彩的颐和园俨然是西湖的缩影,精致的亭台楼阁,无边的昆明湖,皇帝的奢华全然
淘尽。不过我只是感到遗憾,沧桑,还有些许悲凉。颐和园的那片湖水其实是因为一个徇
情大清的人而让人生恋绝非因为慈禧,这可能是皇族的悲哀吧……
逛完了颐和园,已经近黄昏了。
一直都很害怕过北京的夜。
安妮宝贝说,如果一个女子仰着身子看大片大片的云朵急速掠过城市上空时,代表这个人
很寂寞。而现在,我也是寂寞如井,深不可测。独自走在大街上,寒冽的夜风吹着,街上
没有一个我熟悉的面孔。突然地,有一种很落寞的感觉……
sun发来一条短信,说我刚踢完球回来,忘了问你什么时候回家啊。
我说7号我就回家。
眼睛里满是温暖的泪水。

**离别时刻

离开北京,是在7号早上9:05。
气笛长鸣,列车渐渐地开动了。站台缓缓地向后退去。
M P3蓝幽幽的指示灯仍亮着,反反复复地播着同一首歌《The color of the night》
,Healy悲情的吟唱此刻听起来有一种歇斯底里的心碎。
我给麦兜打电话,说火车已经开了,我离开北京了。眼泪夺眶而出。吴云晖把我拽到7号车
厢,我边走边哭,眼前一片模糊。
北京是永远的,在我眼里她不是异乡客虚幻的国度,不是国际梦想者的黄金天堂。她是家
。她让在这里呆着的每一个人已经山高,也可以水低。不管你是平凡的平常的平庸的,还
是前卫的另类的时尚的,在北京,都已经找到灵魂的寄托。
我同北京,已经象结在一起的纱布和疮痂,企图揭开都伴随着撕皮裂肉的痛楚。北京是我
的身体,我的灵魂,我一辈子的家。
手机一阵蜂鸣,是远在黄山的sun的短信。他说再熬十几个小时你就可以回家了。
抱着手机,我笑了。

签名档

求实创新

2006/3/18 22:35:51
返回本版
1

请您先 登录 再进行发帖

快速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