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梦中的娃娃脸(16)
浏览量:730 回帖数:0
1楼
中国科大是个求学的好学府。远离繁华的首都和沿海城市,难
得一片清净。
在这里的人除了最顶尖的那几个外,都会把刚入校时的棱角磨
砺殆尽,成了光滑的卵石。有的卵石经过冲刷,重又展现出锋利的
棱锋,还有的卵石成了铺在脚底的压路基;石头都变小了,有的剩
下的是精华,有的剩下的是糟粕。真庆幸自己的感性还没有被洗刷
掉。
刚入校的时候像刚下山的猴子,上窜下跳,整个西校区被我逛
得没有一点隐私之处,除了女生楼没有我不曾踏足的地方。逛腻了
就到东校区跑跑,每次都喜欢在六层的女生楼前过,其实也知道没
人会注意下面像土拨鼠一样出溜的小学弟。现在,躲进实验室在屏
幕前发呆时,甚至听到生物楼都会想一想到底在实验室的哪个方向。
教学楼和图书馆是最少去的地方。只有在期末考试前才发现,
原来教学楼里还可以看书。小时候一放假就在一个星期里把所有的
作业忙完,然后是真正无忧无虑的假期。上高中时,就改成疯狂的
玩上一个假期差七天,然后是烦恼地补作业。混在大学里时,一到
周日晚上就挨个宿舍的问:"哥们,那个电路理论作业谁copy完了?
copy完了把原版的给我留着啊!"原来除了自习从不翘课的,偶尔会
在副科上打瞌睡;大学几年里真正按点上课的没几堂,没有睡觉的
课不用脚都可以数清楚。有时还会逃上一两堂,也不过挎着
"Any Call"在麦当劳盯着漂亮的女服务生和同学闲聊。
颓废了一年,在大二上的时候有门课挂掉了。
接着又发现学得很吃力。
连滚带爬跟上来时,身边的同学该保研的保研了,该出国的考
完G了,就剩自己还在水盆里扑腾。
原来,我发了四年的黄粱美梦。能醒,真不容易。
换了很多宿舍,有十好几个舍友。
现在的宿舍里只住了三个人,有的时候比四个人的屋子还闹。
我住靠窗户的下铺,采光好,也晒得够呛。上铺是个吉林人,
叫韩新,一个绝对有意思的家伙。能吹牛,爱折腾,嘴比我都甜,
一天到晚都是女孩子找他的电话,真正真心的不多,都是让他陪着
压马路,我看。他经典的笑话就是有一次让我到东校区的时候顺便
帮他借本ASP的书,我随便翻了翻,拽了本《Active Page Server
3.0使用指南》。
"这是什么?我的ASP呢?"韩新莫名其妙。
"这就是,ASP3.0的,这是我能找到最新的了。"
"我靠,是ASP,不是Active S--,S什么来着?"
"Server Page,你看看里面的序言。"
"Active Server Page简称ASP是一种…………哦,我原来好像
是这么说的吧?"
"吹吧你就,傻B了吧?"
"嘿嘿嘿,就这次被你逮着了。"
他的牛皮很能吸引人,只要开口超过五分钟,所有的听众都会
被他夸张的表情牵着走。再锻炼锻炼,没准就和《背叛》里的宋一
坤有一拼了。也难怪女孩子会喜欢和他出去玩,接的电话多了,他
的那几个朋友我都了解得一清二楚:
"喂,韩新在么?"
"不在,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那告诉他回来给我回电话。"
"好的。"
"你不问我是谁么?"
"一天好几次,我还能听不出来?你姓XX,电话号码是XXXX。"
"呵呵,你怎么记这么清?"
"你说话和别人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
"哦,这我就不能说了,你是他的朋友,被他听到了不好。"
"呵呵呵呵,你真有趣。谢谢啦!"
"不谢。"
咔嚓!
靠门的下铺是刘峻,江苏农村来的小伙子。个子不高,不常说
话,朋友不多。他一个人在宿舍里时就跟没人一样。我有时还能和
他聊两句,韩新要是话不投机就走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像油田来
的学生能穿得起Nike鞋,用手机打长途的。曾有一次我和他讨论到
学费的事:
"学校的学费太多了,如果明年研究生也要交学费的话,我就不
提前考研,工作算了。"刘峻抱怨。
"可这在全国算少的了,要是在上海,光学费就得两倍的。说实
话,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的花费远不止这些。"
"我靠,这还少!那这钱都花到哪里去了?"
"校舍,食堂,实验室,图书馆,连绿化都要钱,反正是很多钱。
我老爸说,这新楼的造价不下200万,这钱都哪来?"
"国家拨呗。"
"国家的钱哪来?"
"税收。"
"税收不够呢?"
"交钱,要不就多印钱。"
"你学过经济学没有?印钱能解决根本问题么?"
"我不管,反正那些新仪器,新电脑我也没用上,凭什么我交?"
"那□□的铁路没几个人走,就靠那几个人交钱修铁路?"
"反正我这辈子都不会到□□,不交。"
刘峻就那种人,搞不清怎么想的。有时候我气得真想把他从窗户
扔出去。他的心情我理解,只是待事的方式我不敢恭维。班里的人一
找他就对我说:"哎?你们宿舍那个不说话的叫什么来着……嗯,他是
你们宿舍的么?是吧?"
刘峻的上铺是垃圾堆。
几个人合买电脑,就放在我们舍,刘峻没入股。天天放《偷天陷
阱》,放《蜡笔小新》。等后来我买了笔记本,就开始放DVD,成了
宿舍影院。每天屋子里都很热闹。
中国科大是个求学的好学府。远离繁华的首都和沿海城市,难
得一片清净。
在这里的人除了最顶尖的那几个外,都会把刚入校时的棱角磨
砺殆尽,成了光滑的卵石。有的卵石经过冲刷,重又展现出锋利的
棱锋,还有的卵石成了铺在脚底的压路基;石头都变小了,有的剩
下的是精华,有的剩下的是糟粕。真庆幸自己的感性还没有被洗刷
掉。
刚入校的时候像刚下山的猴子,上窜下跳,整个西校区被我逛
得没有一点隐私之处,除了女生楼没有我不曾踏足的地方。逛腻了
就到东校区跑跑,每次都喜欢在六层的女生楼前过,其实也知道没
人会注意下面像土拨鼠一样出溜的小学弟。现在,躲进实验室在屏
幕前发呆时,甚至听到生物楼都会想一想到底在实验室的哪个方向。
教学楼和图书馆是最少去的地方。只有在期末考试前才发现,
原来教学楼里还可以看书。小时候一放假就在一个星期里把所有的
作业忙完,然后是真正无忧无虑的假期。上高中时,就改成疯狂的
玩上一个假期差七天,然后是烦恼地补作业。混在大学里时,一到
周日晚上就挨个宿舍的问:"哥们,那个电路理论作业谁copy完了?
copy完了把原版的给我留着啊!"原来除了自习从不翘课的,偶尔会
在副科上打瞌睡;大学几年里真正按点上课的没几堂,没有睡觉的
课不用脚都可以数清楚。有时还会逃上一两堂,也不过挎着
"Any Call"在麦当劳盯着漂亮的女服务生和同学闲聊。
颓废了一年,在大二上的时候有门课挂掉了。
接着又发现学得很吃力。
连滚带爬跟上来时,身边的同学该保研的保研了,该出国的考
完G了,就剩自己还在水盆里扑腾。
原来,我发了四年的黄粱美梦。能醒,真不容易。
换了很多宿舍,有十好几个舍友。
现在的宿舍里只住了三个人,有的时候比四个人的屋子还闹。
我住靠窗户的下铺,采光好,也晒得够呛。上铺是个吉林人,
叫韩新,一个绝对有意思的家伙。能吹牛,爱折腾,嘴比我都甜,
一天到晚都是女孩子找他的电话,真正真心的不多,都是让他陪着
压马路,我看。他经典的笑话就是有一次让我到东校区的时候顺便
帮他借本ASP的书,我随便翻了翻,拽了本《Active Page Server
3.0使用指南》。
"这是什么?我的ASP呢?"韩新莫名其妙。
"这就是,ASP3.0的,这是我能找到最新的了。"
"我靠,是ASP,不是Active S--,S什么来着?"
"Server Page,你看看里面的序言。"
"Active Server Page简称ASP是一种…………哦,我原来好像
是这么说的吧?"
"吹吧你就,傻B了吧?"
"嘿嘿嘿,就这次被你逮着了。"
他的牛皮很能吸引人,只要开口超过五分钟,所有的听众都会
被他夸张的表情牵着走。再锻炼锻炼,没准就和《背叛》里的宋一
坤有一拼了。也难怪女孩子会喜欢和他出去玩,接的电话多了,他
的那几个朋友我都了解得一清二楚:
"喂,韩新在么?"
"不在,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那告诉他回来给我回电话。"
"好的。"
"你不问我是谁么?"
"一天好几次,我还能听不出来?你姓XX,电话号码是XXXX。"
"呵呵,你怎么记这么清?"
"你说话和别人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
"哦,这我就不能说了,你是他的朋友,被他听到了不好。"
"呵呵呵呵,你真有趣。谢谢啦!"
"不谢。"
咔嚓!
靠门的下铺是刘峻,江苏农村来的小伙子。个子不高,不常说
话,朋友不多。他一个人在宿舍里时就跟没人一样。我有时还能和
他聊两句,韩新要是话不投机就走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像油田来
的学生能穿得起Nike鞋,用手机打长途的。曾有一次我和他讨论到
学费的事:
"学校的学费太多了,如果明年研究生也要交学费的话,我就不
提前考研,工作算了。"刘峻抱怨。
"可这在全国算少的了,要是在上海,光学费就得两倍的。说实
话,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的花费远不止这些。"
"我靠,这还少!那这钱都花到哪里去了?"
"校舍,食堂,实验室,图书馆,连绿化都要钱,反正是很多钱。
我老爸说,这新楼的造价不下200万,这钱都哪来?"
"国家拨呗。"
"国家的钱哪来?"
"税收。"
"税收不够呢?"
"交钱,要不就多印钱。"
"你学过经济学没有?印钱能解决根本问题么?"
"我不管,反正那些新仪器,新电脑我也没用上,凭什么我交?"
"那□□的铁路没几个人走,就靠那几个人交钱修铁路?"
"反正我这辈子都不会到□□,不交。"
刘峻就那种人,搞不清怎么想的。有时候我气得真想把他从窗户
扔出去。他的心情我理解,只是待事的方式我不敢恭维。班里的人一
找他就对我说:"哎?你们宿舍那个不说话的叫什么来着……嗯,他是
你们宿舍的么?是吧?"
刘峻的上铺是垃圾堆。
几个人合买电脑,就放在我们舍,刘峻没入股。天天放《偷天陷
阱》,放《蜡笔小新》。等后来我买了笔记本,就开始放DVD,成了
宿舍影院。每天屋子里都很热闹。
签名档
浙江省海客食品
2006/9/20 19: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