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雪手记——孩子
浏览量:551 回帖数:0
1楼
很喜欢孩子。
家有小外甥女,今年读小学一年级。
她未读书的时候,便经常和她一块玩。
读了一年级,玩的时候却大幅度下降。不是我没时间,而是她没时间。
先是学弹琴。为此跟了我十年的琴送了她。
那时候我刚高考结束,少年宫的学琴班可以带个大人陪着。所以每周二晚上都陪
小外甥女去上课。
那个老师便是我小时候学琴的老师,一级棒,但是我没学会,因为弹琴只是一种
兴趣,却不想每天去练那么几个小时。
我只学了一个学期便自个在家乱弹琴了。
不过表姐对小外甥女还是给予很大希望的。每天都看着她练两小时。这两小时亦
是我最难熬。因为我只在不忍心看着小外甥女哭哭啼啼的去弹《欢乐颂》。
所以大多数时候表姐去准备吃食的时候,我便代劳了。
尽快学完了,便和小外甥女玩她喜欢的画画。
后来小外甥女读一年级了。
我也到外地上大学。
假期回来我说把小外甥女接来玩几天吧。
接的时候表姐却千叮咛万嘱咐作业做完了才能玩。
我想一年级有什么作业?便答应了。
一大早便催促小外甥把作业快做了,阿姨带你去儿童乐园。
两个小时过去了,还未见她做完。便很好奇。
我说你怎么还没做完?
小外甥女有些委屈说:这道题我不会。
什么题啊?——我看了一下封面,居然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题!
我说一年级就要做这个?不是小学高年级才可以参赛的吗?
问表姐,才知道小外甥女被选上学校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预备班。所以“竞赛从
娃娃抓起”。
细看题目,却是以前三四年级课后的思考题之类——我向来不想做出来的。
想想,他们老师却太心急了点吧?
其实读书本来是件快乐的事情,不明白如今的老师家长怎么了?
我不是小外甥的父母,自然管不到她。却只是为自己有个好父母庆幸。以至读书
十几载还没太厌倦读书。
小时候是从没那么多ab卷参考书的。每日的作业便是老师布置的。做完作业便可
以和男生去玩了(女生都很用功,不会玩的)
至于□□的“素质教育”,便是看我的兴趣了。兴趣变了,教育也变了。所以从
小到大几乎没有尝过被逼的滋味。
即使是高三,临考前的一个月,我还依然可以很逍遥的请了假在家里看村上春树。
或许便是这从小的环境,却造成了如今的我的随心所欲。
不知道这份随心所欲是好是坏。但我是读文科的,却又要比理科允许自由许多。
我不知道小外甥女长大后会怎样去写她的童年。
有时候我想,如果我的童年,父母也逼一下,比如逼着我练琴,那么我是否会成
为钢琴家?比如逼着我再画了8年画后继续读美校画下去,现在是否可以成为画家?
再比如学游泳的时候逼一下现在是否可以去拿奥运金牌了?
最常想的便是二年级学英语。因为是插班生,没学abcd就学课文(第一个学得单
词是bee)以至到如今都觉得英文好难,不喜欢英文,所以英文一直徘徊在生死线。
如果当初父母逼一下,现在是否就可以不为四级而苦闷?
其实我是无意去埋怨我的父母的。
纵使我是失去了好多。也得到了宝贵的童年回忆和还没磨灭的出生就有的个性。
快过儿童节了。
以前儿童节是小孩子的节日。如今好多大小孩也是喜欢过的。
或许在儿童节可以弥补一下小时候的遗憾?
不过我也是喜欢儿童节的。不是弥补,而是继续。
很喜欢孩子。
家有小外甥女,今年读小学一年级。
她未读书的时候,便经常和她一块玩。
读了一年级,玩的时候却大幅度下降。不是我没时间,而是她没时间。
先是学弹琴。为此跟了我十年的琴送了她。
那时候我刚高考结束,少年宫的学琴班可以带个大人陪着。所以每周二晚上都陪
小外甥女去上课。
那个老师便是我小时候学琴的老师,一级棒,但是我没学会,因为弹琴只是一种
兴趣,却不想每天去练那么几个小时。
我只学了一个学期便自个在家乱弹琴了。
不过表姐对小外甥女还是给予很大希望的。每天都看着她练两小时。这两小时亦
是我最难熬。因为我只在不忍心看着小外甥女哭哭啼啼的去弹《欢乐颂》。
所以大多数时候表姐去准备吃食的时候,我便代劳了。
尽快学完了,便和小外甥女玩她喜欢的画画。
后来小外甥女读一年级了。
我也到外地上大学。
假期回来我说把小外甥女接来玩几天吧。
接的时候表姐却千叮咛万嘱咐作业做完了才能玩。
我想一年级有什么作业?便答应了。
一大早便催促小外甥把作业快做了,阿姨带你去儿童乐园。
两个小时过去了,还未见她做完。便很好奇。
我说你怎么还没做完?
小外甥女有些委屈说:这道题我不会。
什么题啊?——我看了一下封面,居然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题!
我说一年级就要做这个?不是小学高年级才可以参赛的吗?
问表姐,才知道小外甥女被选上学校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预备班。所以“竞赛从
娃娃抓起”。
细看题目,却是以前三四年级课后的思考题之类——我向来不想做出来的。
想想,他们老师却太心急了点吧?
其实读书本来是件快乐的事情,不明白如今的老师家长怎么了?
我不是小外甥的父母,自然管不到她。却只是为自己有个好父母庆幸。以至读书
十几载还没太厌倦读书。
小时候是从没那么多ab卷参考书的。每日的作业便是老师布置的。做完作业便可
以和男生去玩了(女生都很用功,不会玩的)
至于□□的“素质教育”,便是看我的兴趣了。兴趣变了,教育也变了。所以从
小到大几乎没有尝过被逼的滋味。
即使是高三,临考前的一个月,我还依然可以很逍遥的请了假在家里看村上春树。
或许便是这从小的环境,却造成了如今的我的随心所欲。
不知道这份随心所欲是好是坏。但我是读文科的,却又要比理科允许自由许多。
我不知道小外甥女长大后会怎样去写她的童年。
有时候我想,如果我的童年,父母也逼一下,比如逼着我练琴,那么我是否会成
为钢琴家?比如逼着我再画了8年画后继续读美校画下去,现在是否可以成为画家?
再比如学游泳的时候逼一下现在是否可以去拿奥运金牌了?
最常想的便是二年级学英语。因为是插班生,没学abcd就学课文(第一个学得单
词是bee)以至到如今都觉得英文好难,不喜欢英文,所以英文一直徘徊在生死线。
如果当初父母逼一下,现在是否就可以不为四级而苦闷?
其实我是无意去埋怨我的父母的。
纵使我是失去了好多。也得到了宝贵的童年回忆和还没磨灭的出生就有的个性。
快过儿童节了。
以前儿童节是小孩子的节日。如今好多大小孩也是喜欢过的。
或许在儿童节可以弥补一下小时候的遗憾?
不过我也是喜欢儿童节的。不是弥补,而是继续。
2006/10/28 16: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