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惑并迷惘
浏览量:923 回帖数:0
1楼
人要是不顺的时候啊,真是喝口水都塞牙。这几天本来是阳光灿烂的假期,大家
把见面的问候都改了,“没出去玩啊?”,这是最常用的问候,可我也奇怪自己怎
么没出去玩呢,不是一直喜欢这个调调嘛。LP病了。感冒象一头发情的骡子,怎么
赶都赶不动,连阳光也晒不走。所以我就很倒霉了。
倒霉的一个后效就是——昨天好不容易在life写篇长文,正准备来个豹尾时,被
师兄把服务器关了,算他狠。
听说合肥新落成一个胜利广场,昨天趁着阳光明媚极力怂恿病恹恹的LP去看看。
坐上1路车,一路开将过去,离终点站差一站的时候,就看到了。
广场建的很漂亮,也很开阔。中间是一红色的、高高的、我不懂含义的雕塑,好
象一个魔方被绳子捆的难受。四周是油光可鉴的大理石,在我看来很适合踢球,也
正好有小孩在那踢。广场的建筑风格雕塑格调我一概不懂,只是某些刺眼的东西让
我即熟悉又心痛。
我曾在南京中山陵的门口傻兮兮的看过一个母亲带着两个孩子吃瓜子。其实吃瓜
子是很正常的事,只有我这样的变态才主意别人是在吃瓜子。那中年女人看起来就
是从乡下来的,却和我这种从乡下来的差别很大。她一边吃一边把瓜子壳吐到地上,
她的儿子就学她。其实儿女学父母太正常了,因此一个人小时候的生长环境是相当
的重要。妇女的女儿看起来大一些,应该上了小学一年级吧,肯定是受过老师的教
育了,“不能随地乱丢杂物”,所以她就偶尔把瓜子壳吐在地上偶尔把瓜子壳吐在
小手里。我当时有一种思想和冲动,但是懦弱的我害怕那个女人站起来叉着腰用她
们那的方言骂的我无言以对,所以我总是希望那小男孩长大了一点之后不要在这件
事情上学他的妈妈。这母女、母子、姐弟三人肯定不会知道,我现在会拿他们来做
所谓的思考,否则,可能会嘲笑我的。
那年在北京,和好朋友在天安门广场玩。他和我提起,以前他们班同学到天安门
广场来集体活动,看到一老外虔诚的捡垃圾,当时很受感动。我说你们有没有人加
入?他说没有。我突然蹦出一个念头,“我们两个来捡一次垃圾吧!?”。好朋友
笑道:“你不怕别人笑你傻笑你蠢笑你猪?”我怕,可是这里没人认识我们;但我
更怕的是,别人以为我们两要出名。有的时候就是这样奇怪,看到别人做一件自己
以为很猪的事,会笑他;但看到他一直坚持,我就以为他要以此出名。好朋友笑道:
“新闻会这样报:‘中国科大和清华各一学生在天安门广场捡垃圾……’”。最后
我们捡了,可是捡了一会就不行了,不是怕别人笑话,因为垃圾太多了。你知道,
天安门广场那地方就是他妈的人多垃圾多。
我昨天在胜利广场看到了什么?胜利广场有很多水塘,里面有很多鱼。我看到了
很多人在抓鱼。小孩的天性恐怕是占有,无论看到什么,只要新奇一点或者有一丁
点可取之处,小孩恐怕都想占有它。有些大人也是这样,所以在恋爱中的人们有些
就是因为想彼此完全占有闹的头破血流。西装是很正统的服饰,通常会是宴会上、
婚礼上等等重要仪式中不可缺少的皮。不过我还头一次看到西装笔挺的人爬在油光
可鉴的大理石上把手伸进水中,嘴里嘟囔着“我冷你妈,怎么还不游过来?”。我
觉得可笑又可悲。第一反应是人怎么能这样?旁边很多小孩(不知道是不是他带来
的)都哄笑着效仿,鱼儿就在水中惊慌失措的逃。第二反应是广场管理人员呢?为
什么放任这样情况自流?本来第三反应是自己应该上前阻止的,但看过多了什么大
学生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受伤受害,也不想自己成为某个方面的反面典型,所以当
时“明哲保身”的想法统治了我,其实不是明哲保身,只是一种下意识的自我保护
情结。
后来我走到了广场的一个阴凉的地方,看到两个痞子一样的人带着“广场管理”
字样的袖标,我理解了为什么那种现象是横行无忌的。其实,这样大热天的,也不
能要求管理人员到处走来走去,去管这些琐事。本来,游客的素质应该是高尚到不
该发生这种事的,但,事实并非如此。
在北京故宫的后花园里,在养鱼的水池附近,多处写着牌子——抓鱼罚款,向鱼
池中丢杂物罚款。在□□好多旅游景点也是。不知道这牌子到底有没有作用,但可
以肯定的是,如果没有值勤人员,那就肯定没用。看看我们现在的胜利广场,伴随
着新鲜别致的景物而来的,是一些特别刺眼的标识牌——请勿践踏草坪、请勿乱丢
杂物、请勿……。这些牌子都很新,可见广场落成之前,有关部门的良苦用心。可
实际呢,草坪不就是给我们走和坐的嘛,垃圾桶太远我就懒得过去了嘛,水中的鱼
那么漂亮我就不是想摸摸嘛。唉,人多了什么思想都有,这也很正常,就象林子大
了什么鸟都有。
正当我休息且不想再看也不愿再想的时候,一口痰的声音让我的眼睛睁开。那哥
们的胸很挺、腰很直、西装很亮、头发很整齐。我情不自禁想起了98法国世界杯的
一则报道,我一直宁愿那是假的——日本球迷在看球过后,把垃圾全部收拾起来,
放到自己带的垃圾袋里。整个法国世界杯的球迷群体里面,日本球迷是最干净的!
这令我讨厌的小日本,可有的时候,我不得不把我的衷心佩服交给他们。
人要是不顺的时候啊,真是喝口水都塞牙。这几天本来是阳光灿烂的假期,大家
把见面的问候都改了,“没出去玩啊?”,这是最常用的问候,可我也奇怪自己怎
么没出去玩呢,不是一直喜欢这个调调嘛。LP病了。感冒象一头发情的骡子,怎么
赶都赶不动,连阳光也晒不走。所以我就很倒霉了。
倒霉的一个后效就是——昨天好不容易在life写篇长文,正准备来个豹尾时,被
师兄把服务器关了,算他狠。
听说合肥新落成一个胜利广场,昨天趁着阳光明媚极力怂恿病恹恹的LP去看看。
坐上1路车,一路开将过去,离终点站差一站的时候,就看到了。
广场建的很漂亮,也很开阔。中间是一红色的、高高的、我不懂含义的雕塑,好
象一个魔方被绳子捆的难受。四周是油光可鉴的大理石,在我看来很适合踢球,也
正好有小孩在那踢。广场的建筑风格雕塑格调我一概不懂,只是某些刺眼的东西让
我即熟悉又心痛。
我曾在南京中山陵的门口傻兮兮的看过一个母亲带着两个孩子吃瓜子。其实吃瓜
子是很正常的事,只有我这样的变态才主意别人是在吃瓜子。那中年女人看起来就
是从乡下来的,却和我这种从乡下来的差别很大。她一边吃一边把瓜子壳吐到地上,
她的儿子就学她。其实儿女学父母太正常了,因此一个人小时候的生长环境是相当
的重要。妇女的女儿看起来大一些,应该上了小学一年级吧,肯定是受过老师的教
育了,“不能随地乱丢杂物”,所以她就偶尔把瓜子壳吐在地上偶尔把瓜子壳吐在
小手里。我当时有一种思想和冲动,但是懦弱的我害怕那个女人站起来叉着腰用她
们那的方言骂的我无言以对,所以我总是希望那小男孩长大了一点之后不要在这件
事情上学他的妈妈。这母女、母子、姐弟三人肯定不会知道,我现在会拿他们来做
所谓的思考,否则,可能会嘲笑我的。
那年在北京,和好朋友在天安门广场玩。他和我提起,以前他们班同学到天安门
广场来集体活动,看到一老外虔诚的捡垃圾,当时很受感动。我说你们有没有人加
入?他说没有。我突然蹦出一个念头,“我们两个来捡一次垃圾吧!?”。好朋友
笑道:“你不怕别人笑你傻笑你蠢笑你猪?”我怕,可是这里没人认识我们;但我
更怕的是,别人以为我们两要出名。有的时候就是这样奇怪,看到别人做一件自己
以为很猪的事,会笑他;但看到他一直坚持,我就以为他要以此出名。好朋友笑道:
“新闻会这样报:‘中国科大和清华各一学生在天安门广场捡垃圾……’”。最后
我们捡了,可是捡了一会就不行了,不是怕别人笑话,因为垃圾太多了。你知道,
天安门广场那地方就是他妈的人多垃圾多。
我昨天在胜利广场看到了什么?胜利广场有很多水塘,里面有很多鱼。我看到了
很多人在抓鱼。小孩的天性恐怕是占有,无论看到什么,只要新奇一点或者有一丁
点可取之处,小孩恐怕都想占有它。有些大人也是这样,所以在恋爱中的人们有些
就是因为想彼此完全占有闹的头破血流。西装是很正统的服饰,通常会是宴会上、
婚礼上等等重要仪式中不可缺少的皮。不过我还头一次看到西装笔挺的人爬在油光
可鉴的大理石上把手伸进水中,嘴里嘟囔着“我冷你妈,怎么还不游过来?”。我
觉得可笑又可悲。第一反应是人怎么能这样?旁边很多小孩(不知道是不是他带来
的)都哄笑着效仿,鱼儿就在水中惊慌失措的逃。第二反应是广场管理人员呢?为
什么放任这样情况自流?本来第三反应是自己应该上前阻止的,但看过多了什么大
学生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受伤受害,也不想自己成为某个方面的反面典型,所以当
时“明哲保身”的想法统治了我,其实不是明哲保身,只是一种下意识的自我保护
情结。
后来我走到了广场的一个阴凉的地方,看到两个痞子一样的人带着“广场管理”
字样的袖标,我理解了为什么那种现象是横行无忌的。其实,这样大热天的,也不
能要求管理人员到处走来走去,去管这些琐事。本来,游客的素质应该是高尚到不
该发生这种事的,但,事实并非如此。
在北京故宫的后花园里,在养鱼的水池附近,多处写着牌子——抓鱼罚款,向鱼
池中丢杂物罚款。在□□好多旅游景点也是。不知道这牌子到底有没有作用,但可
以肯定的是,如果没有值勤人员,那就肯定没用。看看我们现在的胜利广场,伴随
着新鲜别致的景物而来的,是一些特别刺眼的标识牌——请勿践踏草坪、请勿乱丢
杂物、请勿……。这些牌子都很新,可见广场落成之前,有关部门的良苦用心。可
实际呢,草坪不就是给我们走和坐的嘛,垃圾桶太远我就懒得过去了嘛,水中的鱼
那么漂亮我就不是想摸摸嘛。唉,人多了什么思想都有,这也很正常,就象林子大
了什么鸟都有。
正当我休息且不想再看也不愿再想的时候,一口痰的声音让我的眼睛睁开。那哥
们的胸很挺、腰很直、西装很亮、头发很整齐。我情不自禁想起了98法国世界杯的
一则报道,我一直宁愿那是假的——日本球迷在看球过后,把垃圾全部收拾起来,
放到自己带的垃圾袋里。整个法国世界杯的球迷群体里面,日本球迷是最干净的!
这令我讨厌的小日本,可有的时候,我不得不把我的衷心佩服交给他们。
2007/3/3 7:22:21